合理的選擇養殖水源、水溫、密度、飼料、品種,并做好科學的飼料投喂,保護好養殖環境,病做好疾病的防治是保證冷水魚養殖質量和養殖效果的基礎。
1.選擇良好的水源,保障適宜的水溫
冷水魚養殖的品種為鮭鱒魚和鱘魚兩大類,它們原始生活環境分別為山澗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質良好,水溫低。因此在冷水魚養殖選擇水源時要選擇泉水和水質清新的河水,水溫10℃~18℃為宜。以水溫較高的河水為水源的養殖場夏季可補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溫。
2.建設符合健康養殖需求的漁池結構
冷水魚養殖池以長方形、四角圓鈍的結構為佳,沒有死角,走水合理,魚可在全池均勻分布,漁池寬4米,長不超過15米為好。漁池排水口設置一層攔魚柵兩層閘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這樣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漁池供水應采用并聯供水方式減少魚體發病交叉感染機會。漁池供水條件不好,采用串聯漁池供水的應在排水口下方設沉淀池減少殘餌魚糞等代謝物對下方池魚的危害。
3.實行科學合理的放養和投喂冷水魚放養密度雖然可以隨水交換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養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以上時,由于魚體代謝產生的代謝物將使水體中硫化氫、氨氮、硝酸氮、亞硝酸氮等水化指標上升,魚體會感到生理上的不適,魚體生長緩慢,抵御疾病能力將會降低。因此,冷水魚放養應保持在10千克~14千克/立方米范圍內,這樣既可充分利用水體又可提高魚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冷水魚品種的來源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通過生物技術手段和引進培育優質虹鱒品種,如三倍體虹鱒、全雌虹鱒、道氏虹鱒、硬頭鱒、金鱒等。二是引進國外新冷水品種:如大西洋鮭、銀鮭、白點鮭、山女鱒等。三是開發我國土著冷水魚種類養殖如紅點鮭、細鱗魚、哲羅魚等等。
虹鱒:肉質鮮嫩,刺少、味美,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適養水溫8℃-18℃。
金鱒:全身終生呈金黃色或黃色,腹部色澤稍淺,故得名金鱒。喜棲息于清澈、水溫較低、容氧量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中,正常生長上限溫度為22℃,沒有明顯的下限溫度。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高,是集觀賞、垂釣、美食于一身的優良品種。
硬頭鱒:可在水溫0.6℃-20℃的水域中生存,最適生長水溫為10℃-18℃,要求水質清潔、水量充沛,氧氣充足,溶解氧6毫克/升以上。通過技術手段,可在淡水中完全生長。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能很好地適應和攝取人工投喂的全價配合飼料。搶食兇猛,生長速度快,易于飼養管理。
大西洋鮭:其體形較虹鱒瘦長,體色銀白,背部棕色或綠色,體側布滿黑色斑點。肉質鮮美,肉色橘紅,是鮭科魚類中的大型魚類之一。
銀鮭:現可以在淡水中實現集約化養殖,銀鮭體形與大西洋鮭相同,體色銀白,無大的斑點。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肉色橘紅,營養和保健價值高,生長速度快。
在建場選點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 水源與水溫
冷水性魚類喜棲息于水質清澈、底為沙礫、溶氧充足的山澗溪流中。成魚生長極限溫度為0~30度,適宜生長溫度12-20度,最適生長溫度16-18度。在適溫范圍內攝食旺盛,生長迅速,機體保持著良好的新陳代謝狀態。低于8度或高于20度,食欲減退,生長緩慢。超過24度,攝食停止,機體衰竭以至死亡。27-30度,短時間 。因此,養殖冷水魚的水源需要清澈的微流水,不混濁,不污染,周年水溫變動在5-20度范圍內,年平均水溫在8-15度,是養殖的理想用水。通常涌泉水、山澗溪流水、地下水、深水水庫底排水和水庫壩下滲流水可作為養殖用水。
2. 水流與水量
冷水魚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魚類。豐富的水量和流水對冷水魚來說,較其他淡水魚類更為重要。由于水流的刺激,引起正常運動,運動加速了體內的新陳代謝,進而增進食欲,有益健康。水流還起到把排泄物帶走的作用,而水流最重要的作用還在于能不斷供給清新的、富含氧氣的水,以滿足其對氧氣的需求。因此對冷水魚的養殖有別于其他淡水魚類,一般采用流水的養殖方式。冷水魚生活的適宜流速為大于2厘米/秒,小于30厘米/秒。通常在一定的水溫溫度、魚池面積、飼養密度和養殖技術下,水量越大,飼養效果越好。水量的大小,直接決定年生產量的大小。建場選點時候,需根據周年水量狀況,進行認真規劃和設計。
3. 溶氧量
當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時,會出現大批死亡。該值為夏季的致死點。低于5毫克/升時,呼吸頻率加快,感覺不適。要使冷水魚良好生長,水中溶氧最好為6毫克/升以上,到9毫克/升以上生長速度較快。如果注入水的含氧量低,則需采取提高落差跌水增氧或機械增氧等措施。
4. 其他條件
適宜建場的條件,還應考慮交通、電源及銷售市場等情況。總之,建場前選點時,要周密勘察水溫和水量的周年變化,特別要注意觀測夏季最高水溫和冬季最低水溫狀況及最大水量和最小水量的數值。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論證,進行建場的總體規劃和科學的勘測設計,再根據資金和具體條件,或一次建成或分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