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磁爐在使用過程中,煮水或煮湯時不要把鍋蓋蓋嚴.(原因是,電磁爐熱效率太快,水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沸騰了,蓋的太緊水易溢出來,流進電磁爐機體內,易短路造成電磁爐的損壞.任何電器都怕水.這點大家得值得特別注意)
2.在清潔電磁爐時候得注意的是還是不要進水(不要用太濕的布去擦洗,面板太臟只需用毛巾粘點牙膏用力擦洗,無須用鋼絲球一類的東東去擦.)
3.廚房定期消滅一些蟲子(主要指的是南方城市的蟑螂.也可以在機體底部風扇口處貼滅蟑螂的藥,或樟腦丸,因為蟑螂很喜歡電磁爐線路松香的味道)
4.鐵鍋第一次使用時,先開小火,用一塊肥豬肉來回在鍋體內擦拭,記住時間越長越好,半小時以上時間最好.然后用青菜擦拭干凈,這樣弄完后鍋使用時間會延長很多.
5.用電磁爐炒菜,鍋得放油再開機,不能先開機再放油,(因為電磁爐熱效率太快,先開機再放油,鍋體底部易變形,這樣鍋和電磁爐接觸面就小,火力就不會很大)
6.不用時最好能把電源線撥掉。
一臺電磁爐可完成炒菜、煮飯、燒水、蒸燉等廚房功能使它成了不少白領人士的便利行囊。那么,如何用電磁爐炒出健康、美味的菜肴?用電磁爐炒菜其實是一個很安全、簡單的過程,但還要注意幾個要素,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首先是爐具,目前市面上1600W以上的電磁爐雖都可以炒菜,但不外乎三種:平板電磁爐配平底鍋、凹面電磁爐配圓底鍋、平凹兩用電磁爐配平底或圓底鍋,我們側重了解后兩種使用圓底鍋的差異。配備相同口徑的圓底鍋,凹面電磁爐磁力線覆蓋有效作用面積較平凹兩用電磁爐大。但是,因為鍋底和陶瓷面板直接接觸,功率和散熱是一對制約熱轉換效率的瓶頸,因此,功率不能設計過大,通常在1600W-2000W的范圍,不適宜長時間炒菜,要達到理想的“爆炒”效果,最好配帶有保溫隔熱層的電磁爐專用絕熱鍋。而平凹兩用電磁爐的接觸點在萬能支架,鍋體與頂板沒有直接接觸,因而轉換的熱能大部分用于炒菜,不需專用絕熱鍋,如果使用,效果更加理想。爐體的溫度對功率的制約較小,功率設計可達3000W,可以較長時間炒菜。
其次是鍋具,雖然各種電磁爐廠商都宣稱其產品是支持多種鍋具的,如不銹鋼鍋、鐵鍋、導磁的鋁合金鍋、鎂合金鍋、陶瓷鍋、紫砂鍋等,但并非每個鍋都能有最佳的熱轉換效率,也不是所有不銹鋼鍋都能用。如奧氏體型鋼的磁導率小,不適合用作電磁爐鍋具。通常磁導率高、電阻率小且鍋底較厚的鍋具與電磁爐更匹配,如果有帶保溫涂層的鍋底和不粘鍋面最理想。對于平凹兩用電磁爐,還要注意鍋的深度要適宜。
除了爐具和鍋具的搭配,功率的選擇也要考究,凹面電磁爐最好選擇2000W的,不要太大,也不宜太小。平凹兩用電磁爐2000W-2400W都比較實用。我們以臺灣正夫人的新一代平凹兩用電磁爐為例,看看如何炮制一道美味的鮮筍鮑魚片。先準備好材料:新鮮鮑魚四只,洗凈切片,料酒、生抽、姜絲少許拌勻,大蒜一個,蔥花五根,蘆筍二條切片,辣椒切絲(可選)盛盤待用。炒具為正夫人新一代平凹兩用電磁爐及原配生鐵炒鍋各一、不銹鋼炒勺一只。把鍋架在爐上,開機,將溫度設在180℃,火力調至9擋,加油少許,待油出煙,放入一半椒絲,翻炒一下倒入鮑魚片,翻勺幾下持續15秒起鍋;再加油少許,把辣椒、蔥蒜、筍片過油爆炒再將鮑魚片匯入,加鹽翻3-5秒起鍋停機,一款美味、健康的菜式即時出爐。
用電磁爐炒菜控制油溫和火力非常便利,即便是新手也可以按部就班做出廚師級的菜肴,但目前電磁爐的溫控和火力控制仍欠人性化。加熱部位集中在10-12公分直徑內,每次炒菜量控制在略大于14公分為宜。爆炒的油溫最好不要超過200℃,這樣炒出的菜既美味,又健康。
一、控制好溫度。炒菜時,最好不要使溫度超過180度。例如我在炒菜的時候,使用的是“炒菜”的模式,溫度控制在160度,特別是炸鍋的時候,溫度更不能太高,因為如果油的溫度過高,不但蔥花和胡椒容易糊,而且隨后下鍋的菜也有可能一下子就糊在了鍋底上。并且過高的溫度會破壞菜的營養成分,還會影響味道。
二、手要勤。無論是炒菜還是煮東西,都要經常翻動。一則,讓所有的菜都能接觸到高溫部分,因為只有鍋的底部才起作用。二則,可以避免一部分菜在底部接觸的時間過長而糊在那里。
三、適時調溫。調溫就相當于使用煤氣時控制火候。這是個技巧問題,需要平時多總結和積累。我的一點心得是這樣的:一是炸鍋的前后,不要使溫度過高,菜下鍋后可以調高一些,但也要因菜而定。如果炒青菜,由于菜里含的水分大,溫度可以高一些,反之,則不宜過高,并可以少加些水,防止糊鍋。二是煮東西或煲湯的時候,大火燒開之后,最好調成“蒸煮”的模式,這樣既可以省電,又可以防止水“撲”出鍋來。三是一道菜炒完出鍋之后,在炒下一道菜之前的刷鍋之機,電磁爐不宜關閉,只要把溫度調到“保溫”就行了。因為反復開關影響電器壽命,而且就算是你關了它,它也會再耗一點兒電來散熱的。但是刷鍋的速度要快,不然爐子會自動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