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工程屬于水里方面的,這方面的資料很少,僅供參考黃河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后,新的運行體制和機制已初步建立,堤防、河道、涵閘工程管理標準相繼出臺,工程管理標準體系逐步健全,維修養護經費已足額到位,工程管理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質的飛躍。但在深度管理和精細化預算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之原因,找出解決問題之對策,對于進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規范工程管理預算,促使工程管理逐步走向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河道整治工程精細化管理的問題所在 (一)有些基層單位工程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工作膚淺,擺花架子,不深入,即使深入了,也是粗放型預算管理,缺乏細致的管理方法或手段; (二)多數基層單位存在工程管理之前“大突擊”現象,在一些具體工作中缺乏計劃性、預見性、前瞻性,管理工作存在盲干、蠻干,窩工、誤工、消極怠工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工作效率低、資金浪費,工作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三)分配任務或安排工作未達到精確化、規范化和合理化的要求。工作方式方法簡單,不細致、不深入,不注重細節,即便是做了,也未能完全達到工程精細化的標準,形成臨時工程、面子工程、迎檢工程等,造成資金的重復使用和浪費。 二、對河道整治工程精細化預算管理的探討 面對上述存在問題,圍繞黃委提出的“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的建設要求,按照“統一標準、綜合規劃、規范運作、嚴格考核”的工程管理原則,結合黃委印發的《黃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標準》,編制河道整治工程精細化預算管理柜架,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規可循勢在必行。 (一)做好工程全面普查是完成精細化預算管理的前提 針對工程缺陷,組織技術人員把壩頂、壩坡、附屬設施等所有項目進行拉網式普查和測算。譬如:壩坡土方的普查,首先對壩坡的坡度比、坡寬、坡長進行精確丈量,細致到每道壩、每個垛,分析是否達到了工程設計標準;其次是對土方量的精確測算。根據坡度陡緩程度,通過儀器精確測算出削坡土方量或缺土量;其三是將普查和測算的數據以表格的形式詳細記錄在冊,并標明施工位置,附以說明。 (二)做好市場價格調查是完成精細化預算管理的保障 在測出每道壩、每個垛工程量的基礎上,進行市場價格調查,把工程所需的石料、土方、人工等以量化的標準定出合理單價,以便為工程投資預算提供準確的計算依據。 (三)做好預算項目劃分是完成精細化預算管理的關鍵 工程普查、市場調查都以工程預算為核心,對預算項目進行精細化劃分,共劃分為土方、石方和附屬工程3大類,其中,土方工程細分為壩頂、壩坡、邊埂,石方細分為根石加固、備防石、坦石坡、路沿石、防沖沿,附屬設施又分為斷面樁、壩號樁、管理房、排水溝、植草皮等,總之,凡是河道工程所涉及的項目均在表中顯示,約計25個項目,形成預算框架。預算框架又分精細化預算明細框架表和預算匯總框架表,另附不同單位間量化換算表,清楚明了,為工程管理的短期、中期、長期規劃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和決策依據。 預算管理模式的形成使原來的粗放型預算管理趨向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準確測出每道壩垛、每個項目的預算投資,使維修養護資金得到合理安排使用,避免資金重復投資和浪費,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促使工程面貌得到徹底改觀。(
套用水利定額并且補充使用建筑的和市政的。做好工程全面普查是完成精細化預算管理的前提 針對工程缺陷,組織技術人員把壩頂、壩坡、附屬設施等所有項目進行拉網式普查和測算。
關鍵是看實施范圍和接管單位。如果實施范圍屬于河道藍線范圍以外,今后接管由當地市政管理部門接管就應該屬于市政工程。如果實施范圍位于河道藍線范圍以內,今后由河道水務管理部門接管,那就應該屬于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