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區落后面貌。棚戶區改造首先要解決的是臟亂差面貌和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通過改造,統籌考慮了服務配套和基礎條件的改善,特別是改造項目的實施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既節約了縣財政資金的投入,又可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改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原來落后的城市面貌變為縣城靚麗的風景。
棚戶區改造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當地棚戶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以同煤棚戶區改造為例,就是為了解決和改善各個煤礦職工和家屬的居住環境。
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各地對棚戶區改造實行了“保底”安置,安置標準普遍達到了戶均45平方米以上,保證了實施改造后群眾居住水平都能明顯提高。棚戶區改造還要求加強改造建設和安置住房分配過程的公開透明,維護棚戶區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確保分配結果群眾滿意。
從這幾年實踐來看,扎實推進各類棚戶區改造,既能改善民生,又是擴大內需的一項重要舉措。棚戶區改造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不僅能夠增加投資,而且能夠帶動消費,可以有效消化鋼鐵、建材、家電等上下游產能和產品。
棚戶區改造的意義是能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棚戶區改造可以有效地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體現了社會公平、公正。棚戶區改造首先要解決的是臟亂差面貌和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通過改造,統籌考慮了服務配套和基礎條件的改善,棚戶區改造能夠拉動建筑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和增加社會就業的機會。同時,結合棚戶區改造,以土地置換為依托,可以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顯示,我國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約改造5000萬平方米棚戶區,近100萬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
2005年開始,我國在東北三省實施振興戰略中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工程。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東北最為龐大的安居工程,計劃利用3至5年時間,讓200多萬居民全部遷入新居。 目前,我國包括棚戶區在內有大約1.5億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城市人民政府正在制定改造計劃,因地制宜進行改造。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規劃,我國將從2009年開始,對國內煤炭采空區、林場、農墾及華僑農場中棚戶區進行大規模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