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網線的傳輸原理其實是網卡的原理。很簡單,以下幾點。一,網線傳輸信號是數字信號,方波,相當脆弱,容易受到周邊磁場和自身的干撓。所以雙絞的原理就是為了盡可能的消除其干撓。二,明白了網線所接的水晶頭:rj45接口原理就自然明白了網線的原理:RJ-45各腳功能(10BaseT/100BaseTX): 1、傳輸數據正極 Tx+ 2、傳輸數據負極 Tx- 3、接收數據正極 Rx+ 4、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5、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6、接收數據負極 Rx- 7、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8、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相信看了以上說明,你也懂得了網線的原理了。
一般情況下,網絡從上至下分為五層: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每一層都有各自需要遵守的規則,稱之為“協議”。TCP/IP協議就是一組最常用的網絡協議。 網線在網絡中屬于物理層,計算機中所需要傳輸的數據根據這些協議被分解成一個一個數據包(其中包括本地機和目的機的地址)后,按照一定的原則最后通過網線傳輸給目的機。通俗講,和我們去寄信的道理一樣,先寫好信的內容(計算機上的數據)、裝信封然后在封面上寫地址(打包成數據包,里面包含本地機和目的機的地址)、寄出(傳輸),那么網線就相當于你的地址和你要寄到的地址之間的路。 (1)如上所述,和電線傳輸電的原理一樣,只不過網線上傳輸的就是脈沖電信號,而且遵守一定的電氣規則。 (2)計算機上的數據都是用0和1來保存的,所以在網線上傳輸時就要用一個電壓表示數據0,用另一個電壓表示數據1。 (3)網線上傳輸的是數字信號 (4)網線在傳輸數據就是傳輸電信號,就會有電流通過,那么就會產生電磁場,幾根線之間的電磁場就會互相干擾,會影響電壓,使得數據失真,所以把絞在一起就可以有效的抵消掉這種線之間的互相電磁干擾。網線中傳輸的是數字信號,網卡工作在物理層,是將數據根據OSI的七層協議,從要傳輸的數據一級一級的轉換成幀數據,用電信號的方式傳輸出去,接收方依同樣的原理,轉換成對方的原始數據。
網線的傳輸原理其實是網卡的原理。一,網線傳輸信號是數字信號,方波,相當脆弱,容易受到周邊磁場和自身的干撓。所以雙絞的原理就是為了盡可能的消除其干撓。二,明白了網線所接的水晶頭:rj45接口原理就自然明白了網線的原理:RJ-45各腳功能(10BaseT/100BaseTX): 1、傳輸數據正極 Tx+ 2、傳輸數據負極 Tx- 3、接收數據正極 Rx+ 4、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5、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6、接收數據負極 Rx- 7、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8、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