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廣義是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中國各地區產,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夏季花未開放時采收其花蕾,稱為“槐米”;花開放時采收,稱為“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雜質,及時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槐花廣義是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中國各地區產,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夏季花未開放時采收其花蕾,稱為“槐米”;花開放時采收,稱為“槐花”。
槐花出自《名醫別錄》。《本草圖經》:槐,今處處有之,其木有極高大者。謹按《爾雅》,槐有數種,晝合夜開者名守宮槐,葉細而青綠者但謂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別。四月、五月開花,六月、七月結實,七月采嫩實搗取汁作煎,十月采老實入藥,皮根采無時。今醫家用槐者最多。 槐 落葉喬木,高8-20m。樹皮灰棕色,具不規則縱裂,內皮鮮黃色,具臭味;嫩枝暗綠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細毛,皮孔明顯。奇數現狀復葉,互生,長15-25cm,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7-15,柄長約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葉鐮刀狀,早落;小葉片卵狀長圓形,長2.5-7.5cm,寬1.5-3cm,先端漸尖具細突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綠色,微亮,背面優生白色短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5-30cm;萼鐘狀,5淺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脈微紫,翼瓣和龍骨瓣均為長方形;雄蕊10,分離,不等長;于房筒狀,有細長毛,花柱彎曲。莢果肉質,串珠狀,長2.5-5cm,黃綠色,無毛,不開裂,種子間極細縮。種子1-6顆,腎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1] 。
出自《名醫別錄》。《本草圖經》:槐,今處處有之,其木有極高大者。謹按《爾雅》,槐有數種,晝合夜開者名守宮槐,葉細而青綠者但謂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別。四月、五月開花,六月、七月結實,七月采嫩實搗取汁作煎,十月采老實入藥,皮根采無時。今醫家用槐者最多。
槐米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6mm,直徑2-3mm。花萼下部有數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小。體輕,氣微,味微苦澀。槐米主產于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安徽、河北、江蘇等地,近年來寧夏、甘肅等地也已有規模,越南也有大面積的栽種。槐米也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染料,不僅可以做食品的色素,還可以做紡織品的染料。
小槐米為豆科落葉固氮植物。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廣東等地。直立灌木或亞灌木,高1-2米。樹皮灰褐色,分枝多,上部分枝略被柔毛。葉為羽狀三出復葉,小葉3;托葉披針狀線形,長5-10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條紋,宿存,葉柄長1.5-4厘米,扁平,較厚,上面具深溝,多少被柔毛,兩側具極窄的翅;小葉近革質或紙質,頂生小葉披針形或長圓形,長5-9厘米,寬1.5-2.5厘米,側生小葉較小,先端漸尖,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疏被極短柔毛、老時漸變無毛,下面疏被貼伏短柔毛,中脈上毛較密,側脈每邊10-12條,不達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