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以分割根狀莖及根莖末端的小鱗莖繁殖,春秋季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狀莖,將每個頂芽帶一段根莖剪切下來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后翌年春可開花,小的需隔1年后開花。秋季從紅熟的漿果中洗出種子,可直接播在露地的苗床上,第二年春天發芽。
鈴蘭喜半陰、濕潤、涼爽環境,耐寒冷,忌炎熱。只要有適當的陰涼條件,就會以散布根莖的方式迅速繁殖。遮蔭以及潮濕肥沃的土壤是栽好的重要條件,以含腐殖質及砂質土壤為理想,這類土壤既肥沃又疏水。近代工廠溫室商品生產,都采用無污染栽培,以提高花卉質量和產量,避免偏施氮肥過多,并少用銨態氮肥,值得注意和重視。
常在春、秋兩季切分根狀莖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種植地以深耕肥沃為好。3~4年后換地再栽,或與其他花卉輪作。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叢2~3個芽,覆土深5~6厘米。生長期應經常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開花前有適當陽光,花后較耐蔭蔽,秋末落葉后,供促成栽培時,割取根冠,置2~3攝氏度室內,經2~3周低溫處理,取出上盆置背風向陰處,于所需花期前5周移入12~14攝氏度溫室中,適當澆水并置暗處,經10~15天后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攝氏度,底溫22攝氏度,并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促成栽培如不給低溫和黑暗,常不萌發或雖萌發而花葶與葉生長不整齊,有礙觀賞。
栽植覆土5厘米以上,栽后澆透水。春季萌發后,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時注意澆水,花莖抽出后停止施肥;花凋謝后及時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后,覆蓋腐葉、牛糞,保護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選擇肥裝而碩大的根莖芽,每盆栽4~5個芽,需每年換盆一次。促成栽培:將低溫處理過的根莖栽植,整個栽培期間溫度維持在18~20℃左右,注意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約一個月可以開花。有褐斑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
2至3年進行一次分株繁殖;晚秋,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掘起根狀莖端的幼芽進行分株種植。大型幼芽分株后,翌春開花,小型者隔年后開花。鈴蘭地下根莖的頂端有花芽和葉芽,花芽鈍圓錐形、肥短,第二年即可開花;葉芽長圓錐形、尖瘦,在第三年才可開花。第一分株最好留4—6只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葉芽,種在深耕、肥沃地上為好。也可在秋后至來春3月上旬期間,將根狀莖分割成幾段,每段各帶4至6只芽,傷口涂抹一些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內蓋土約5厘米。如育種或從遠地引種時,可用種子繁殖,秋天下種,翌春發芽。
管理鈴蘭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后,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后各施液肥一次。開花后宜及早剪掉莖枝,仰使養分集中供給根莖。露地在越冬時,可在地面蓋草或細土以防寒凍。
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莖放在3℃——5℃下貯藏14—21天,然后取出栽在盆缽內,但不使它見光,溫度保持在12—14℃,待幼芽出土后才使它見光,此時溫度控制在20—22℃之間。然后適當澆水和追肥。培育恰當的話,以后便可開花。如不事先給予低溫和黑暗處理,常使葉片生長參差不齊、花草不得萌發。
鈴蘭生性強健,管理粗放,若春季萌芽后經常施用腐熟的餅肥,則開花茂盛,花葶抽出后停止施肥,花謝后恢復施肥1一2次能促其根狀莖萌發新蘗。一般用分割根狀莖進行繁殖。于秋季將母株帶芽的根狀莖切段栽種,精心養護即成活。亦可將根基部生出的萌蘗割下來進行分栽,但繁殖率較低
為了使鈴蘭生長良好,花繁香氣濃溢,在栽培中需注意:
①繁殖
鈴蘭可采用分株和播種方法繁殖,而以分株繁殖為主。在深秋,當地上部分枯萎后,將根莖掘起,剪取帶有2~3個芽的根莖,種植在經翻耕并施入基肥的疏松、排水較好的半陰地塊或盆栽。注意芽呈肥大狀即為花芽,栽植后翌春便能開花;芽瘦小,先端呈圓錐狀的為葉芽,而要經過培植一年后才能開花。鈴蘭也可播種繁殖。秋季從成熟的漿果中洗出種子,可直播于露地苗床中,保持濕潤與適當遮蔭,于第2年春天發芽,幼苗生長較慢,要經3~6年才能開花。
鈴蘭
②水肥管理
分株苗種植后要澆透水,冬季要用堆肥或草簾覆蓋上面以防寒。早春芽萌發后揭去覆蓋物,并景象鋤草松土。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每隔2周施1次稀薄餅肥水,花梗抽出后暫停施肥。花謝后如不觀果要及時剪去花枝,并施1次液肥,促使休眠芽的生長。露地種植的,入冬前還應施1次濃肥,這樣翌春就能生長旺盛。鈴蘭種植3年后需換地輪作。
鈴蘭別名君影草、草玉鈴,為百合科鈴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狀莖。原產歐洲。我國不少
地區有野生分布,常生于陰坡林下,耐寒,喜散射光和陰涼、濕潤的環境, 忌炎熱。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繁 殖 常用根狀莖或幼芽分株繁殖,也可用播種繁殖。分株于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部,將帶有一段根狀莖的頂芽剪下,單獨種植即可。肥大之芽 翌春即可開花,瘦小之芽經1年的培養,開花要遲1年。種子采收后,直接播于 露地,翌年春季即可發芽,通常幼苗生長較緩慢,需3-4年方能開花。果實紅
色。 栽 培 栽植根莖春季萌發后,每旬追肥1次,花莖抽出后停止施肥,花凋 謝后再追肥1—2次,使根莖生長充實。天旱時注意澆水。晚秋地上部枯萎后, 以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并覆蓋腐葉、馬糞,翌年春季發芽、開花必旺。 盆栽促成栽培,將處理過的根莖,在室溫20℃左右栽植,注意澆水,保持濕潤,培養3—4星期后開花。 病蟲害 如有褐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 應 用 鈴蘭植株矮小,幽雅清麗,芳香宜人,是一種優良的地被和盆栽植物
以分割根狀莖及根莖末端的小鱗莖繁殖,春秋季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狀莖,將每個頂芽帶一段根莖剪切下來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后翌年春可開花,小的需隔1年后開花。
鈴蘭(學名:Convallaria majalis Linn.):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風鈴草,是鈴蘭屬中唯一的種。味甜,高毒性。鈴蘭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無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狀莖。具光澤。呈鞘狀互相抱著,基部有數枚鞘狀的膜質鱗片。葉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鐘狀,下垂,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膜質,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結圓球形暗紅色漿果,有毒,內有橢圓形種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選地 折疊
鈴蘭喜陰涼、潮濕環境,耐寒。鈴蘭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肥沃疏松的土壤,生長健壯,枝葉繁茂,花朵香氣濃。因此要選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微酸性土壤,半陰、半陽地段較適宜。
季節 折疊
鈴蘭展葉后隨之抽葶,展葉前是栽培鈴蘭的最佳時期。秋季葉片枯萎后,封凍前也可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佳。
株距 折疊
首先要平整土地、深翻30厘米,土壤瘠薄可每平方米施農家肥4~5公斤,畦栽可使面,畦寬1.5米,長因地塊決定。密度為30厘米×20厘米適宜,壟栽壟寬30厘米,株距15厘米為宜。
栽培實生苗時,由于小苗根嫩,栽培時要細心,株距可以密些;深度以苗尖露出地面2厘米。成齡苗栽培,可在早春地衣化凍20厘米左右隨起苗隨栽培成活率高,當年可以有部分植株開花結實,栽培時根系要舒展,覆土深度在2~3厘米,踏實,干旱時要交透水、封埯,移栽時要清理根系,對過多的根莖剪下做繁殖種根用。
管理 折疊
栽植實生苗重點要鏟除雜草。特別是苗根要勤鏟、淺鏟,防止松動苗木。
成齡苗主要是松土、保墑、干旱時澆水,防止雜草叢生。如土壤肥力不足,在葉片枯萎后或萌芽淺施一次農家肥,多年生地塊由于根莖伸長、潛芽較多、密度增加,此時對多密苗進行適當疏苗。可采用深鏟、深越辦法殺苗及人工間苗。
病蟲防治 折疊
鈴蘭在栽培區,沒有發現病蟲害,一般不用藥劑防治。
鈴蘭別名君影草、草玉鈴,為百合科鈴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狀莖。原產歐洲。我國不少
地區有野生分布,常生于陰坡林下,耐寒,喜散射光和陰涼、濕潤的環境, 忌炎熱。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繁 殖 常用根狀莖或幼芽分株繁殖,也可用播種繁殖。分株于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部,將帶有一段根狀莖的頂芽剪下,單獨種植即可。肥大之芽 翌春即可開花,瘦小之芽經1年的培養,開花要遲1年。種子采收后,直接播于 露地,翌年春季即可發芽,通常幼苗生長較緩慢,需3-4年方能開花。果實紅
色。 栽 培 栽植根莖春季萌發后,每旬追肥1次,花莖抽出后停止施肥,花凋 謝后再追肥1—2次,使根莖生長充實。天旱時注意澆水。晚秋地上部枯萎后, 以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并覆蓋腐葉、馬糞,翌年春季發芽、開花必旺。 盆栽促成栽培,將處理過的根莖,在室溫20℃左右栽植,注意澆水,保持濕潤,培養3—4星期后開花。 病蟲害 如有褐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 應 用 鈴蘭植株矮小,幽雅清麗,芳香宜人,是一種優良的地被和盆栽植物。有乳白、粉紅和斑葉品種。入秋時紅果嬌艷,十分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