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筑的最大面積。
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樓面價的計算公式為: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筑總面積,其中建筑總面積=土地總面積*容積率。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
-
通過不同年份的房價收入比,可以看出這個城市居民購買住宅的支付能力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很難說明房價收入比高了人們就不買住宅、或房價收入比低了人們就都去購買住宅,因為這里還有一個購房消費(或投資)傾向問題,也就是說居民家庭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家庭收入去用于購房支出,而影響居民消費(或投資)傾向的因素就太多太復雜了。也就是說,當房價收入比下降時,如果居民不愿意花錢去買住宅,仍然可以簡單地歸結為“房價高”,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
每次當部分城市的房價出現高漲時,都有許多“專家”們高呼抑制房價上漲的唯一方法是實行物業稅,理由是現行的中國制度中房地產在生產、流通環節的稅很重(包括土地出讓金),但持有環節的稅很輕,因此造成一個人購多套房,因而投資讓房價暴漲。如果加大了持有環節的稅收,則擁有多套房的投資者會減少,房價就會跌下來了。生產與流通環節的稅收降低、成本降低、購房的初始成本與價格也會降低了。
-
房產稅是否對房價產生影響,還看征收的比例。在國家的不斷調控下,房地產市場已經缺乏產生大規模投機行為的土壤。如今,購房者主要是剛需群體和投資者。房產稅的征收并不會影響剛需群體的選擇。而對投資者來說,當前兩個試點城市的房產稅率是比較低的,難以有效影響房地產的投資成本和收益,不足以產生能夠撼動房地產市場和目前房價的質變反應。加之當前國人缺乏穩定的投資渠道,因此,相對穩健的房地產產品依舊是投資者的首選。從長遠來看,雖然房產稅將使投資者在房地產收益上的期望值有所下降,但受大環境影響,房地產價格還將緩步增長。同時,較低的稅率也使得房產稅在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方面不太可能產生較為明顯的效果。
-
1.計算公式: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筑總面積,其中建筑總面積=土地總面積*容積率。(土地總面積*容積率這個只是地上部分算容積率的面積。總建筑面積還有地下和一些不算容積率的面積)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
2.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容積率就是用用規劃總建筑面積除以土地面積,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么它的容積率就是1.5。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
你好,地價和房價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的,地價影響房價,土地成本上升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房價上漲增加了對土地的需求,從而導致地價也就上漲,所以它們是相會制約影響的。
-
房價跟地價當然有關系了,因為地價也是房價定位的考慮范圍,地價越高,說明這個房子的價值也會越高,那么自然而然的,房子的價格也會上漲,所以房價跟地價也是有直接關系的。
-
您好
一般樓層越高房價越貴(還要看小區在哪個地段)閣樓層就不算了,還有的3層最貴,3層往上是越來越低,正常就這兩種情況
-
地價和房價有關系。容積率越大,每平方樓面地價就越低,房價就相對較便宜,但舒適度也相應降低。
-
美國是低稅收,低福利。因為美國老百姓從來不相信政府,所以也不會把錢交給政府保管。所以美國人稅收很低,福利也低。從林登約翰遜改造平民窟開始,到現在的奧巴馬醫改,無不遇到重重阻力。誰都不愿先掏錢,誰都不愿多掏錢,所以美國的房價也不會很高。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
-
33層的樓盤最貴的是27樓和28樓,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是什么?開發商是如何為這樣的層高進行定價,憑感覺還是確實跟建筑成本有關?這應該和建筑成本有關。成本是綜合計算的,價格由供需調節。這幾層價格最高是因為――“綜合居住體驗最好”。哪層最貴?事實上,如果一般來說,并不是“27、28層數最好”,而是一棟住宅總層數大概2/3至4/5(或頂層減四五層左右)的位置最為搶眼,對于6層板樓來說就是4、5層最佳,對于12層來說8-10層最貴,對于18層來說13-15,對于33層來說是27-30。為什么高價房集中于次頂層??排除頂層題主提問時已經排出了頂層,想必已經有所考慮。頂層樓上即是屋頂,不僅有風吹雨淋侵害,屋頂設備(新風組、電梯房、廚房風井出口)的干擾,也會給心里帶來不穩定感,冬冷夏熱實在談不上好住。其實頂層樓下同樣面臨類似困擾,雖然不像屋頂漏雨那么直接,但是夏季直曬悶熱,冬季取暖耗能同樣是個問題。所以對高層住宅來說最高處3-5層可以大致統一看做屋頂區域,在這下面大致可以看做你樓上樓下鄰居都會“保護”你讓你住的比較舒適。?剩下的越高越好嗎?如果暫且不論個人習慣成長經歷心理因素,確實是這樣的。干貨包括:面積大!33層高層住宅為抵抗風力基本采用剪力墻,這種墻不是上下一邊厚的,越上邊越窄越下邊越厚截面呈梯形,而且層層承重不能打掉。同一套型高層住戶因為內墻薄,會多出很多的實際使用面積,越高越大很可觀喲!日照景觀隱私好!往往,高層住宅你前邊的樓也不矮,雖然日照規范會讓首層用戶滿足大寒日(冬至日)日照,但是越高會越好不是嗎?如果再加上是板式高層,底層用戶前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前排樓層窗戶,視線隱私也不好。?還有其他因素嗎?在住宅中,為了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立面處理上往往會在基座、頂層有變化(想想上世紀那種從一層到六層完全一樣的戶型從外邊看有多丑吧……)比如在頂層套型中層層縮進做出屋頂狀,底層突出形成視覺基座等等,也就使得同一單元室內不盡相同。屋頂往下變化到哪一層,往往那之下才是最優戶型,因為中段大量重復的絕對是反復推敲的主打套型,頂層變化會為形式犧牲掉一部分功能,同時面積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也正是因為這樣可以把這幾層統一看做屋頂區域)。在中段不涉及暴露屋頂的部分往下一兩層,才是我們說的綜合體驗較佳的區域。也正是為了彌補頂層的缺陷,讓他們同樣賣出好價錢,會采用頂層躍層形成復式,屋頂幾層退讓形成退讓露臺等等方式,達到高溢價,利于去化。具體樓盤的性質也有影響,養生溫泉入戶主打的考慮水壓什么的而且老年住戶居多,更低層的會受歡迎,如果是景觀度假大宅海景房什么的,越高越貴!為啥是33層,為啥是27、2833層往往是100米高的建筑高度控制,在這之上的被稱作超高層,不僅在規劃限制是一個坎,具體建筑消防措施、疏散措施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在這個規劃內,把房子打滿蓋到33層是最為經濟的選擇。沒有哪層最好這一說并沒有哪層就最好這一說!房屋定價高價針對的是樓盤面向的主力人群偏好層數來設計的,來買房的這些主流客戶往往不介意太高,景觀好夏天別曬冬天省燃氣費就行了,所以是說這個層數。具體到每一個人來說,可能老年人覺得底層有花園出門方便接地氣住著踏實,家庭主婦覺得6、7層做飯的時候可以看到在樓下和小伙伴做游戲的孩子隨時叫他們上來方便,工薪族覺得10層左右哪怕時間緊電梯壞掉也是可以借助樓梯的,有的人覺得高處風太大樓晃悠,有的人覺得高處涼快沒蚊子,有的人覺得家里有孩子太高掉下去咋整(雖然兩三層掉下去也照樣受不了),有的人覺得高層痛快視野好沒噪音不受打擾,甚至有人覺得我幸運數字是幾幾層就好,我個子矮就要買高處的看著痛快…………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開放商才敢放心的把一整棟樓都蓋出來賣出去,好房子因人而異,好樓層同理。你讓一個因為童年地震,親人因為樓高沒跑出來遇難的人來買27層,就算你抗震再牛再推銷,可能人家也接受不了。好與壞,只有自己知道。
-
樓面價是指土地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筑的最大面積。
-
你好,房價和地價的關系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需求的角度另一個則是供給的角度,如果是從需求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房價的上漲導致了地價的上漲,因為房子如果的需求量比較大的話這個時候房價就會出現上漲的情況,而且這個時候房價上漲了地價必定也會跟著上漲;如果是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地價的上漲導致房價上漲,因為房子是需要開發的,如果地價上漲了那就是開發商購買這塊的地的價格也是要更高了,而且這時候這塊地的價格也算是成本價,所以開發商也是要賺錢的,所以是這種情況的話地價的上漲就會導致房價的上漲。
-
您好,房價與地價關系本質上是房產與土地預期收益的購買價格,是未來若干年收益的折現值之和,它們都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
樓面地價是指單位建筑面積的價格,樓面地價=土地價格/建筑基地面積之和;
地面價格是指單位土地面積的價格,地面價格=土地價格/土地面積。
區別與聯系:樓面地價一般應用于土地出讓或者買賣時,而地面地價就是我們通俗的理解價格除以面積,這兩者不可能相同。一塊土地無論是作為住宅、商業還是工業都有一定的容積率限制,這就導致了土地并沒有全部用在建筑方面,所以建筑基底面積一定比土地面積小。樓面地價=地面地價/容積率。 比如說開發商A以1000萬元取得一塊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土地,容積率為2.3,那么它的地面地價為1000萬/1000平方米=10000元/平方米,樓面地價為10000/2.3%=434782元/平方米。
-
正常的會上浮25-40%,即5333元或6500元/平米。樓面價、樓板價、地面價的含義及計算公式介紹: 樓面價是指土地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筑的最大面積。 計算公式: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筑總面積。價格參考于網絡
-
很高興為您解決問題。
這個是自然的了,房地產環節中幾個主要的稅,在房價上漲中都會上升。
契稅——土地價格上漲,同比增加。
土地增值稅——房價上漲,隨之增加
營業稅——房價上漲,隨之增加
企業所得稅——企業利潤增加,隨之增加。
-
樓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筑的最大面積。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地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土地面積,是拿地的單位面積成本,通常以畝計算。
看你的資料,樓板價和樓面價是一個概念,只是名稱略有不同。至于地面價按照畝計算,在開發商這里還是很流行的,畢竟用了這么多年了。以后我也要聽你的,改改算法,按照平方米計算了。
-
樓面價又稱單位建筑面積地價,是指平均到每單位建筑面積上的土地價值,具體是指按照商業、居住、工業等用途分別評估的,一定使用期限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某一時點的平均價格,并由市、縣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平均價值。
樓面低價=土地總價/規劃可售面積
房價=土地成本+開發成本+運營成本+稅費+利潤
-
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為例:2009年一套4環以內普通兩居室新房80平米,按單價25000元/平方米計算,平均200萬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產階級家庭為單位買房,假設夫婦月工資為6000元,則家庭月收入達到12000元,年收入為14.4萬元。這樣房價收入比則為13.9,偏離了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標準為4到6之間)。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5年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排行榜》顯示,房價收入比排名前十位是:深圳27.7、上海20.8、北京18.1、廈門16.6、福州14.7、太原12.2、天津11.7、杭州11.3、南京11.3、廣州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