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古董的時候鑒別古董的真假好壞,可以試試藏家們自創的“六看鑒別法”——
一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造型的,有的時候從器形就可以判斷出大致是什么時代的瓷器。
二看胎質。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質上有所不同。
三看紋飾。不同的時代的作品紋飾也是各具特色。
四看款識。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識,每個朝代的款識都有不同的寫法,從款識上也可以鑒定出一個古瓷器的年代及價值的高低。
五看工藝。在收藏的時候不僅要看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藝的高低也是體現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比如影青碗,北宋時采用仰燒,故碗底留有印記;而南宋時則采用復燒(碗底朝上,一個疊一個),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時的碗,多數是有包邊的,宮廷用的碗是包金邊的,有錢的大戶人家是包銀邊的,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銅邊了。在收藏的時候,從這些碗采用的包邊殘留材質就可以推斷出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從而認定它們的價值。
六看手感。所謂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購買瓷器時把玩這些瓷器的感覺,如手感是否圓潤順暢。據說有些真正有經驗的收藏大家在鑒定一件古董的時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會就能把這件器物的真假和價值估摸得八九不離十。
鑒別古瓷器推薦方法如下:
一、遠距離擺放好,先觀形,看造型尺寸比例是否協調對稱,因為古瓷制作十分講究協調對稱。
二、近距離再看釉,古瓷施釉較厚,釉面閃爍柔光;新瓷施釉較薄,閃火光。
三、看紋飾畫工,古瓷紋飾多有寓意,線條都很自然流暢;新瓷運筆呆滯,線條僵硬。
四、看彩料顏色,古瓷施彩從視覺上看,感覺柔和,但施彩較厚,顏色發色也十分準確純正;而新瓷施彩感覺生硬,但施彩卻不如古彩厚。彩釉結合不緊,有粗松的感覺。
五、看底足,古瓷底足修整自然,足端刮釉留下的腳線流暢整齊。各個時期的修足都有固定的手法和尺寸。新瓷底足端腳線刮釉較淺,切足較隨意,圈足一般都過于做作。
六、看胎質,古瓷胎質細密堅致,上手感覺重量適中,因為每件瓷器根據胎壁厚度尺寸長短,都有固定數量的用料。新瓷胎質雖然也細密堅致,但因不能掌握古瓷胎壁厚薄和長短比例尺寸,所以和古瓷相比,上手的比重或重或輕。
七、看款識,古瓷官窯器大多都有款識,古瓷款識書寫工整嚴謹,底款字都與主題圖案相對應。
八、最后,還可以上手敲敲,聽聽聲音,古瓷因為年代久遠,胎質經過多年的風化,敲出的聲音也顯沉悶,新瓷聲音則顯清脆悅耳。
(1)區分真偽古瓷的方法
A.假古瓷器胎體與真品不同,過重或過輕,質地常做得過細。仿古瓷的制作上常常有當時的風格,而與所仿瓷風格不同。仿古瓷的線條一般太生硬,不流暢,沒有真品的自然神采。仿古瓷的釉面光澤一般都太強、“ 火氣”大,不細膩。另外,仿制品上的繪畫不自然,筆跡拘謹,運筆不流暢,筆畫粗細不勻。
B.仿制品作舊:青花瓷去光,用氫氟酸擦,再用煙灰擦就有舊痕。但此舊痕用肥皂水即可洗掉。
作“土銹”:用耕土摻蛋清拍于瓷器上或用古墓土加鉛粉在高溫下烘烤均可得黃色土銹。這種土銹雖不易洗掉、刮掉,但銹色不自然,且銹痕太多、太過、太新。
作“開片”:在剛出爐的仿制品上灑上食鹽水使其開裂,再用墨涂形成鐵線,用茶水涂則為金線,但這種線用火可燒掉。
C.款識:即各窯出產品都留有產出年份、地點等。不同朝代款識各異,如明代“ 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款識書寫各代有專人負責,風格大體相同,而仿制品的款識常有破綻。
古瓷存于世上的不多,名窯的產品價值連城。現市面常見清以后的瓷,其價值高低可看胎釉色澤、選型、有無破損或破損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