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藝流程: 放線→材料準備→砼鑿面→機械成孔→清孔→結構膠配制→注膠→固化→試驗;
植筋錨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剛石鉆機、電錘等機械設備,按選定的參數成孔,并對孔壁進行處理后,注入配制的結構膠,然后植入準備好的鋼筋,固化后達到植筋的要求。
1、材料準備
按設計要求及錨固參數,準備直徑Φ14、Φ22和Φ25㎜的鋼筋,應注意下料長度,鋼筋表面應采用鋼筋刷蘸5%濃度的鹽酸除銹,然后用清水沖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施工用的機械設備(金剛石鉆機、電錘、鼓風機等)檢查無故障,準備配制膠體的計量器皿、容器等。
2、鑿面
按設計要求的位置、寬度和高度,對梁側面、頂面及板面進行砼鑿面,要求鑿面輕錘、鑿毛,并去掉松散顆粒,且鑿面要用鋼絲刷凈,高壓水沖清洗干凈;以有利于新舊砼能夠可靠的連結,保證新舊結構的整體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3、成孔
對需要錨固鋼筋的地方彈線定位,并按已定孔位進行機械成孔;鉆孔深度,按照施工參數確定,滿足深度要求。鉆孔時,邊鉆邊取出砼,并用高壓鼓風機將孔內粉塵清出孔外。
4、清孔
對成孔進行高壓風處理,將孔內灰渣吹凈,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膠植筋
MLJ結構膠的配制嚴格按配合比值計量調配,攪拌時避免水進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攪拌,容器內不得有油污。調配時確保攪拌均勻、顏色一致,膠灌入孔內后將經處理的鋼筋插入孔內,按一定方向旋轉多次,以使樹脂與鋼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結密實,并臨時固定,在常溫下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6、固化
7d后結構膠完全固化,進行拉拔試驗(無損傷檢驗),試驗值達到設計要求后卸荷。注膠48h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8h內不得對鋼筋有任何擾動。
7、成型
植筋完成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其它工序—鋼筋綁扎、焊接、模板支設和砼澆筑工作;在砼澆筑時嚴格按
澆筑方式施工;同時要保證預埋件和錨栓位置的準確、可靠。 二、施工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 1、植筋錨固的關鍵是清孔。孔內清理不干凈或孔內潮濕均會對膠與混凝土的粘結產生不利影響,使其無法達到設計的粘結強度,影響錨固質量。
2、確定合理的錨固參數,例如鉆孔直徑、深度。
3、膠體配制時計量必須準確,否則膠體凝結的時間不好控制,甚至會造成膠體凝結固化后收縮,粘結強度降低;膠體配制好后應立即放入孔內。
4、注膠量要掌握準確,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過多,插入鋼筋時漏出。造成浪費或污染;過少則膠體不夠滿,造成粘結強度不夠。
5、插入鋼筋時要注意向一個方向旋轉,且要邊旋轉邊插入,以使膠體與鋼筋充分粘結。
6、在施工前應對膠體的粘結強度以及膠與鋼和膠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進行試驗,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方可施工。
7、施工完畢后,抽樣進行拉拔試驗,檢驗拔力為每根鋼筋強度設計值的80%.具體試驗結果詳見附件。
8、鉆孔前,應先對原結構中鋼筋位置進行測定,以免鉆孔時對原結構鋼筋造成損傷。 三、質量要求
MLJ結構膠必須有檢驗報告,必須掌握其相應的技術參數,實現確定鉆孔直徑、鉆孔深度及鋼筋外露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鋼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及相應的驗收標準。
四、安全要求
施工操作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核安全技術條例規定,手持沖擊鉆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高空鉆孔時,應搭設腳手架,并設操作平臺,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植筋工藝 一、植筋位置 各棟墻拉筋、飄窗窗臺側板等。 二、植筋施工流程: 定位 →鉆孔→清孔→驗收→植筋→固化、保護→驗收 1. 定位 1.1. 按設計要求標示植筋鉆孔位置、型號,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鉆孔位置可適當調整。 2. 鉆孔 2.1. 鉆孔用沖擊鉆成孔,如遇鋼筋宜調整孔位避開。 2.2. 鉆孔直徑d+4mm。 2.3. 鉆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構件平面,傾斜度不大于8°。 2.4.鉆孔深度為100mm~120mm。 3. 清孔 3.1. 鉆孔完畢,檢查孔深、孔徑合格后將孔內粉塵用壓縮空氣吹出,然后用毛刷、棉布將孔壁刷凈,再次壓縮空氣吹孔,應反復進行3∽5次,直至孔內無灰塵碎屑,將孔口臨時封閉。若有廢孔,清凈后用植筋膠填實。 3.2. 鉆孔孔內應保持干燥。 3.3. 所用主要器具:空壓機、毛刷。 4. 植筋 4.1 垂直孔植筋將膠直接流、搗進孔中即可 4.2. 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細鋼筋配合托膠板(干凈木板)往孔內搗膠,也可讓施工人員戴好皮手套,將配好的膠成團塞、搗進孔內。 4.3. 倒垂孔植筋請選用高觸變型植筋膠,該膠不流淌,可成團塞、搗入孔。 4.4. 鋼筋可采用旋轉或手錘擊打方式入孔,手錘擊打時,一手應扶住鋼筋,以避免回彈。 4.5. 錨固膠填充量應保證插入鋼筋后周邊有少許膠料溢出。 4.4. 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細鋼筋、托膠板、手錘。 5. 固化、保護 5.1. 植筋膠有一個固化過程,植筋后夏季12小時內(冬季24小時內)不得 擾動鋼筋,若有較大擾動宜重新植。 5.2 .SHZ植筋膠在常溫、低溫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溫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設計荷載。 6. 注意事項 6.1. 結構膠每次使用前檢查包裝桶內膠有無沉淀是良好的習慣,若有沉淀,用細棍重新攪拌均勻即可。 6.2. 孔內塵屑是否清凈、鋼筋是否除銹、膠配比是否準確、是否攪拌均勻、孔內膠是否密實決定了錨固效果的好壞。 6.3. 錨固構造措施尚宜滿足《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04的有關規定。 6.4. 結構膠完全固化后為無毒級材料,但未固化前個別組分對皮膚、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膠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員應注意適當的勞動保護,如配備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體直接接觸后應用清水沖洗干凈。 6.5. 結構膠宜在陰涼處密閉保存,保質期8個月。 6.6. 鉆孔時進度不宜太快,以免鉆頭發熱影響鉆孔 周圍混凝強度或損壞鉆
定位 →鉆孔 → 清孔 → 鋼材除銹 → 錨固膠配制 → 植筋 → 固化、 保護 → 檢驗 1.定位 1.1.按設計要求標示植筋鉆孔位置、 型號, 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 鉆孔位置可適當調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內側(對梁、 柱) 或分布筋內側(對板、 剪力墻)。 2.鉆孔 2.1.鉆孔宜用電錘或風鉆成孔, 如遇鋼筋宜調整孔位避開。 如采用水鉆(取芯機) 成孔, 鉆孔內碎屑應用潔凈水沖洗干凈, 并晾曬至干燥。 2.2.鉆孔直徑 d+4∽10mm(小直徑鋼筋取低值, 大直徑鋼筋取高值)。 2.3.當基材強度等級不低于 C20, 對Ⅱ 級(HRB335)、 Ⅲ級(HRB400、 RRB400) 螺紋鋼筋,鉆孔孔深 15d, 錨固力即可大于鋼筋屈服值; 對Ⅰ 級(HPB235) 光圓鋼筋, 鉆孔孔深 20d,錨固力即可大于鋼筋屈服值。 具體鉆孔深度可參考此基準, 根據實際所需錨固力大小, 現場拉拔試驗確定。 2.4. 當基材強度等級低于 C20 時, 應適當增加錨固深度。 2.5. 當實際所需錨固力較小時(如用螺栓固定管線、 支架、 器具等), 可按比例減少鉆孔長度, 但最短也不宜小于 5d。 2.6.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錨栓、 錨筋, 為保證破壞形態為鋼材延性破壞,《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 JGJ145-2004 偏安全的規定最小錨固長度見下表, 抗震設計時請參考。 設防烈度錨筋受拉、 邊緣受剪、 拉剪復合受力之結構構件連接及生命線工程非結構構件連接 非結構構件連接及錨筋受壓、 中心受剪、 壓剪復合受力之結構構件連接 C20C30≥C40C20C30≥C40 ≤626d 22d 19d 24d 20d 17d 7∽829d24d21d26d22d19d 2.7.所用主要器具:電錘或風鎬、 水鉆。 3.清孔 3.1.鉆孔完畢, 檢查孔深、 孔徑合格后將孔內粉塵用壓縮空氣吹出, 然后用毛刷、 棉布將孔壁刷凈, 再次壓縮空氣吹孔, 應反復進行 3∽5 次, 直至孔內無灰塵碎屑, 將孔口臨時封閉。若有廢孔, 清凈后用植筋膠填實。 3.2.鉆孔孔內應保持干燥。 3.3.所用主要器具:空壓機、 毛刷。 4.鋼材除銹 4.1.鋼材錨固長度范圍的鐵銹、 油污應清除干凈(新鋼筋的青色氧化外皮也應除去), 并打磨出金屬光澤, 采用角磨機和鋼絲輪片速度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機、 鋼絲輪片。 5.錨固膠配制 5.1. LYJGNR 植筋膠為 A、 B 兩組份, 配膠宜采用機械攪拌, 攪拌器可由電錘和攪拌齒組成, 攪拌齒可采用電錘鉆頭端部焊接十字形 Φ14 鋼筋制成。 也可用細鋼筋棍人工攪拌。 5.2.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 不得有油污、 水、 雜質) 和稱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 并用攪拌器攪拌約 5∽10 分鐘左右至 A、 B 組份混合均勻為止。 攪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 5.3.膠應現配現用, 每次配膠量不宜大于 5 公斤。
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現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
1 采用植筋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改造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現場檢測結果確定。
當采用HRB335級鋼筋種植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當采用HRB400級鋼筋種植時,原構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