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的制作主要分三個步驟來完成,即:選料、加工、燒結。黑陶的選料是保證質量的主要環節,加工的質量好壞取決制作者的藝術修養,采用獨特的燒結工藝使陶變黑是黑陶的最大特點。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錳等元素。比例較大的是氧化硅與氧化鋁,分別占66.32%和14.90%。
從眾多出土的黑陶看來,多數黑陶原料屬黃河沖擊下來的純凈而細膩的紅膠土,由于這種材料的可塑性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紅膠土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比較細膩。好的制陶材料要經過涼曬、風凍、淘洗、沉積這樣幾個過程。采來的紅膠土要有專門的存放地點,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陽光,地面高于周圍,要經常反曬,最好是經過5年以上風凍的陳泥。風凍了的紅膠土不易開裂,且使用方便。多數制陶者都有保存完好的這樣的材料。在加工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有的泥漿水必須通過濾網。首先把風凍好的紅膠土倒入攪拌池然后加水進行細致的攪拌,在攪拌的同時要不斷地觀察泥漿的密度;如果太大會很難通過濾網,在就需要多加入水來稀釋泥漿。通過濾網的泥漿流入沉淀池,這樣一直到沉淀池沖滿為止就等于完成了整個材料的淘洗過程。最后用紗窗蓋好以防灰塵進入。
黑陶的黑色是碳元素滲透到黏土孔隙融合到一起形成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滲碳工藝,所以黑陶的黑色是自然色,是不會掉的。一般黏土和碳元素融合溫度就在700-900度之間。所以不管你燒到900度還是燒到1200度關系都不大,就算燒到1200度,也得降到700-900度之間進行滲碳工藝至于黑陶燒制時間,因產品的種類以及多少而定,一般產品較少時只需要燒制1~3天,如果產品多的話,至少得燒一個星期,文獻記載過去黑陶窯燒制時間都在3到1個月之間。
諸城黑陶,是一種陶器藝術品種,作為古老的漢族制陶技藝,有色如墨,聲如鐘,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美譽。產生于山東諸城境內的一種泥制陶器,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四千多年前,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著名的龍山文化。
黑陶的制作主要分三個步驟來完成,即:選料、加工、燒結。黑陶的選料是保證質量的主要環節,加工的質量好壞取決制作者的藝術修養,采用獨特的燒結工藝使陶變黑是黑陶的最大特點。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錳等元素。比例較大的是氧化硅與氧化鋁,分別占66.32%和14.90%。
從眾多出土的黑陶看來,多數黑陶原料屬黃河沖擊下來的純凈而細膩的紅膠土,由于這種材料的可塑性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紅膠土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比較細膩。好的制陶材料要經過涼曬、風凍、淘洗、沉積這樣幾個過程。采來的紅膠土要有專門的存放地點,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陽光,地面高于周圍,要經常反曬,最好是經過5年以上風凍的陳泥。風凍了的紅膠土不易開裂,且使用方便。多數制陶者都有保存完好的這樣的材料。在加工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有的泥漿水必須通過濾網。首先把風凍好的紅膠土倒入攪拌池然后加水進行細致的攪拌,在攪拌的同時要不斷地觀察泥漿的密度;如果太大會很難通過濾網,在就需要多加入水來稀釋泥漿。通過濾網的泥漿流入沉淀池,這樣一直到沉淀池沖滿為止就等于完成了整個材料的淘洗過程。最后用紗窗蓋好以防灰塵進入。